近日,教育部2023“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入选团队之一—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桐文”普通话推广团队奔赴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市进行推普活动。
8月11日上午,推普团队两名指导教师,八名学生一行十人来到洪水镇解放村村委活动室,迎接来自当地少数民族的二十几位老人与儿童,团队成员首先用当地方言唱了一首儿歌,带有乡土气息的方言诗歌消除了彼此的距离感。随后,指导老师针对村民们的语音缺陷进行专题培训,教给他们正确的发音部位和一些简单易学的发音方法,利用这样的“方普结合”,激发了村民们学习普通话的热情。
下午,团队赶赴距离解放村两里开外的一处红色基地—红二、六军团临时指挥所旧址。团队成员对红军后裔代爷爷进行采访,代老向大家动情讲述了当年红军的的革命事迹,同时表达了因为语言不通导致很多游客不能很好地理解红色故事的遗憾,为弥补老人的遗憾,团队成员黄煜森现场拍摄了一段视频并上传抖音,希望借助自媒体吸引更多的民众关注到这片洒满革命先烈汗水与热血的土地。
8月12日上午,推普团队来到洪水镇附廓社区迎来了当地的居民十数人,开展了关于“如何推广传播普通话”的专题座谈会,当地居民表达了对推普团队到来的欢迎,并结合现实情况提出关于如何推广普通话的一些建议。
下午,团队来到热闹的街道推广宣传普通话。在宣传过程中,遇到来自其他院校的贵州籍在校大学生。这些大学生互相交流经验,约定来年的暑期共同加入推普活动的行列。
13日上午,推普团队又一次来到洪水镇附廓社区居委会的会议室,会议室里已经挤满了当地的儿童,还有一些家长。 这次,团队成员根据儿童的特点,改变了单纯的理论知识的讲解,开展了以“找准正确发音,读好伟人诗词”为主题的诗词朗诵活动。在团队成员的积极引导下,当地儿童热情参与,认真练习发音,并且大胆展示学习的成果,最终精彩地演绎出毛泽东主席的《七律·长征》。
14日上午,推普团队第四次来到洪水镇人民政府。洪水镇人大主席孙启文热情接待团队一行人。孙启文赞同推普团队的暑期活动,并希望借助我团队向安徽省高校提议将推普工作在贵州实现制度化长期化,并且可以扩展到国学、书法、绘画等多个领域。随后,在孙启文的安排下,团队指导老师还给全镇的公务员们做了一场关于普通话推广重要意义及如何纠正语音的主题分享。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们对“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活动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既要在做好推普工作的同时,还要加强方言的保护工作, 使乡村地区形成“普方共存”的可持续语言生态环境。普通话的推广与普及、语言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任重而道远。
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