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下午,肥东县“关工助力·家校社共育——关爱明天大讲堂”启动仪式在安师大附属肥东实验中学予听楼报告厅举行。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周新龙,县关工委主任干文宏,关工委副主任范育科、张骏、吴友邦出席了会议。
县委组织部分管领导,县教体局、县妇联、团县委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各乡镇关工委主任、业务人员,县教体局基教科长、德育室主任,各学校分管德育工作负责人、关工委主任、业务人员,安师大肥东附中全体九年级学生家长以及全县其他学校部分学生家长代表参加了活动。
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举行“关工助力·家校社共育——‘关爱明天’大讲堂””启动仪式, 县关工委副主任张骏主持了启动仪式。
县关工委主任干文宏致辞。他指出,教育是一项系统、复杂性的工作,对孩子的教育需要学校、家长、社会的广泛合作与参与,要真正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他强调“关爱明天”大讲堂启动仪式是由县关工委牵头的育人平台,以后每一个季度都要举办一次。只有亲子共同成长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他希望参加今天活动的各级关工委要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家教社共育活动,县直相关部门尽快成立关工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发挥“五老”作用,支持和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希望广大家长理解、支持关工委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县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周新龙做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开办“关爱明天”大讲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决策部署,团结动员广大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支持和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所做的很有意义的工作;是进一步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加强工作品牌建设的重要举措;是肥东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的一项自觉行动。
他说,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各司其职,协同共进。学校要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主导作用,家长要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社会要有效支持服务全面育人。关工委要把“关爱明天”大讲堂作为工作品牌,久久为功,通过改变家长而改变孩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助力。要建立宣讲队伍,把专家和学者请进来,把“五老”专长发挥起来,把有经验的家长调动起来,把“大讲堂”办成“赶心、入心、连心”的讲堂。要选好题目,以问题为导向,在问题解决中,传知识,树理念,教方法。要创新形式,利用网络和新媒体,把声音传播出去,让受众多起来,让影响大起来。
他要求“关爱明天”大讲堂还要直接面对孩子们,要讲好红色故事,讲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好青少年法治教育和权益保护。
他号召各部门、各学校、各单位要做关工委事业的支持者,发挥好“五老”的优势作用,弘扬“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尊重“五老”,爱护“五老”,学习“五老”,支持更多老同志在关心下一代的广阔舞台上老有所为、发光发热。
随后,周新龙郑重宣布“关工委助力·家校社共育——‘关爱明天’大讲堂”正式启动!
“关爱明天大讲堂”第一期主题为“良好亲子关系构建中的‘三不要三要’”,县关工委副主任、教体局关工委主任吴友邦主讲。
讲座中,吴友邦详细讲解了构建良好亲子关系中的“三要三不要”即:不要过高估计孩子的承受能力,尤其是心理承受能力,家长在管控好自己情绪的前提下,要引领孩子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不要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过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不要把家庭教育等同于学校教育,要做家庭教育该做的事情,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他认为父母需要客观认识孩子的成长规律,要有意识地学习一些管控情绪的方法,亲子相处,家长要学会隐忍,有时候不妨冷处理,等到孩子容易接受自己意见的时候再说也不迟,如果家长实在是改变不了对孩子发脾气的习惯,要允许孩子合理的解释、争辩,包括可控范围内情绪的宣泄,不要受到别人教育孩子方式的干扰,不要受到名目繁多的各类自媒体的影响,不被误读的教育观念影响,不要受到自身对教育认知局限性的影响,并为此焦虑,进而传导给孩子。
他希望家长要多陪伴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自己和孩子的阅读兴趣。他说,每个孩子都如同即将绽放的花蕾,有属于自己的成长方式及绽放时间,家长无需催促,得静待花开;家长纾解教育孩子过程中所产生的焦虑,最有效的方法是做好自己。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安师大肥东附中副校长陶永华做了总结发言,他认为这是一场最接地气、最实用、最有价值的讲座。他说陪伴、鼓励和赏识是良好亲子关系的必要条件。他以“教育是长跑而不是短跑”“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教育是唤醒而不是催眠”三句警语和与会人员共勉。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肥东县“关工助力·家校社共育——关爱明天大讲堂”活动将一直持续下去,不断绽放出时代光芒。
孙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