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师大学子创作“剪纸文创”将非遗剪纸“生活化”
来源: 2024-04-26 17:00:08 责编:田华 高勇 伍静

刻印着十二生肖的灯笼、印刷着校徽的服装和礼袋……近日,安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剪纸俱乐部成员创作了一批剪纸文创产品,将非遗剪纸推向“生活化”。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的文创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学校师生的追捧。

近日,在安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术报告厅内,剪纸俱乐部成员正在对前来体验剪纸艺术的学生进行指导。伴随着刻刀窸窸窣窣的声响,灵动的花鸟形象跃然纸上。

纸艺活动-全景2

将校徽剪纸转印到T恤上是此次实践中的重头戏。由于校徽剪纸图案细致,较难刻印,俱乐部成员花费两天时间才将这幅热转印剪纸完成。红楼剪影、圆环细线,学校的中英文名称……转印前,陶悦和三位成员将校徽图案进行拼接。“由于组成校徽的小型图案在过程中容易被熨斗烫化,所以需格外注意熨烫的力度。”陶悦介绍。

报告厅的另一侧,百余名学生分组领取材料,将此前刻好的小型剪纸作品用胶水粘贴在宣纸灯笼与礼袋的表面。按顺序拼接木条、宣纸与流苏挂坠,将生肖与脸谱剪纸依次粘贴在宣纸上,一个传统韵味十足的宣纸灯笼便诞生了。设计学专业2023(2)班的王乐乐是灯笼的创作者,也是剪纸艺术的爱好者。他说:“于我而言,每剪刻一个新的图案都像在解读一个新故事,将剪纸粘贴在灯笼上更是赋予了它新的生命。”

  2023年12月,俱乐部成员利用热转印技术制作剪纸帆布包初获成功后,剪纸俱乐部负责人、美术学专业2021(2)班的陶悦便开始思考如何让剪纸艺术进一步贴近日常生活。一次在参观学校文创中心时,陶悦萌生了一个“新点子”。“文创中心的帆布包、雨伞、T恤等文创产品都含有浓厚的校园文化元素,就像‘周边’一样。我们可以将剪纸与其他材料相结合,创作出美观与实用兼具的文创产品。”陶悦说。

热转印制作-中景

在这一理念的驱动下,陶悦与俱乐部成员提前半个月采购了小型剪纸装裱框、纯白T恤、宣纸灯笼等用品,并在俱乐部每月的教学课程中设计、创作尺寸各异的主题剪纸作品。由于将剪纸图案印在T恤上需要熟练运用热转印技术,俱乐部成员在学习转印过程中不断试错和实践。“平时我们用热转印纸边角料与废旧布包进行练习,逐渐掌握了熨烫的时长与力度。”陶悦说。

 “我们想借助此次实践宣扬传统剪纸文化,制作更多像校徽这类能够彰显学校特色的文创产品。”陶悦表示,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俱乐部成员计划将红楼、龙舟、黄梅戏等学校特色元素融入剪纸,并借助更多的材料将平面剪纸艺术“立体化”。

据了解,几个月来,剪纸俱乐部已经创作了近80幅剪纸作品,制作剪纸文创产品70余件,这些作品将在学校“湖畔艺术节”中展出并售卖。

指导老师孟莉表示,剪纸作为中国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从古至今饱受人们喜爱,具有强大的美学魅力。剪纸艺术走进高校,在高校的土壤扎根成长,对学校美育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希望通过剪纸俱乐部这一媒介,剪纸艺术能在大学生手中焕发新的生命力,让非遗文化在高校师生的心中逐渐“升温”。


(撰稿:学生记者 姚梦茹 罗佳琦 摄影:学生记者 钱叶彤 张素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