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五个一”模式,做有担当实干家
安庆师大化学化工学院医务人员子女爱心托管志愿服务队开展暑期公益实践
来源: 2024-07-16 12:04:57 责编:田华 高勇 伍静

“如何把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开展得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既有新意,更有实效?”这是萦绕在安庆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你守护生命 我守护牵挂”医务人员子女爱心托管志愿服务队成员们心头的一个问题。7月8日,他们正式走进安庆市立医院,与安庆市立医院首届“小卫士”暑期公益托管班携手并进,为孩子们的成长撑起一片蓝天,开启他们的“五个一”三下乡模式。

响应一个号召,接力前行

合影1

       一两次的活动或者几天的三下乡社会服务往往可以“造型”但很难“入魂”,本次志愿服务项目时间跨度长,覆盖整个暑假近2个月,地点就选择在安庆市立医院,以“你上班,我带娃”模式开展;服务范围广,面向安庆市立医院的100余名医务职工子女;参与人员多,志愿团队共计60余人,分为5个团队,以材料化学专业学生为主体,涵盖本科生和研究生,由学院教师提供专业指导,打造了一支接力队式的三下乡服务团队。

打造一个特色,学以致用

“大家知道蚊子最讨厌的味道是什么吗?”第一堂课上,志愿服务团队就结合专业知识带领小朋友们进行驱蚊液的制作。量取适量的柠檬桉醇、加入天然精油、倒入蒸馏水后搅拌均匀……在志愿者们的指导下,一瓶瓶驱蚊液诞生在小朋友们的手中。“夏季蚊虫较多,驱蚊水可以有效地帮助小朋友们避免蚊虫的叮咬,同时制作过程简单且用料安全健康。”提及教小朋友们制作驱蚊液的初衷,材料化学专业2023(2)班的朱海超说,“此次志愿服务的内容既包括日常作业辅导,也有红色故事分享、趣味科普实验、非遗手工制作、医疗知识科普等,我们力求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帮助孩子们全方位立体成长。”

滴加色素

结合一个场域,双向提升

“如果身边人突然噎住了,你知道如何急救么?”“救命神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你知道如何使用么?”这不仅是给小朋友的问题,也是志愿者同学们好奇的问题。结合此次活动地点安庆市立医院,团队专程邀请了医生组织学生们和志愿者参观医疗诊室,普及医疗用品并进行急救方面的培训。朱海超表示:“活动过程中,小朋友们体会到父母的工作辛劳,志愿者们感受到白衣天使的神圣使命,更加坚定了全体成员学习报国、挺膺担当的决心,对于志愿服务对象和主体而言是一种共同学习和提升。”

1班小朋友积极回答问题 中景

坚定一个初心,为爱前行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我深知双职工家庭在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平衡是多么的不易。”安庆市立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梅本刚坦言,他很感谢安庆师范大学的志愿者们愿意牺牲个人的暑期时间来陪伴这群孩子们,这样的付出让他对托管班的管理和服务质量很放心。

谈及为何选择加入本次志愿服务活动时,安庆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专业2023(2)班的李雨露说:“去年暑期我前往特殊教育学校,协助学校的老师们辅导小朋友。”她坦言,那段经历让她意识到,尽管自己的力量有限,但她仍希望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去帮助孩子们成长。

2班辅导作业

明确一个方向,协同育人

首届“小卫士”暑期公益托管班由安庆市立医院、安庆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安庆市全人社工发展中心和安庆市宜秀区人民检察院“宜启来”未检团队共同打造,目的在于为切实解决医务工作者的后顾之忧,为白衣天使子女搭建快乐成长的暑期乐园。化学化工学院团委副书记石磊介绍,本次暑期“三下乡”活动得到了多家单位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也是市校合作在学生社会实践领域的有效尝试。

长期以来,安庆师范大学高度重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据了解,该校化学化工学院与安庆市全人社工发展中心于2022年建立了社会实践基地,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成效和社会反响。


文/张淑慧 李平 图/戴妮萍 董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