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坛城镇张圩村,有一位年轻的村干部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他就是蒙城浩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同时也是张圩村“两委成员”的95后青年孟浩。在党建引领下,孟浩通过公司加农场的模式,带领村民共同走上了乡村振兴的快车道,成为了当地农业发展的典型代表。
孟浩自担任村干部以来,始终将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作为党员他深知,只有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凝聚起乡村发展的强大合力。因此,他积极参与村党组织的各项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同时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发展观。
作为亳州市新农人协会的会员,孟浩始终保持着勤奋好学的态度。他多次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训,并前往外地及高校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这些学习经历不仅拓宽了他的视野,更为他回乡创业、带领村民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孟浩的带领下,蒙城浩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了土地1000亩,并带领群众种植了1500亩花生,并建设一栋农产品冷链仓储分拣车间。他积极响应政府“秸秆变肉,肉牛振兴计划”的号召,利用花生秸秆作为饲料,计划建设一座千头牛场。这一举措不仅有效提高了秸秆的利用率,还解决了劳动用工问题,为25人提供了长期就业岗位,同时带动了200人的临时务工。
在花生种植方面,孟浩创新性地引入了筛选、分拣、包装等现代化手段,将鲜食花生直接销往市场,省去了中间晾晒环节,既省时省力又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据统计,通过这一模式,每亩花生可增收1500元。此外,孟浩还积极拓宽销售渠道,将花生产品销往广东、马来西亚、北京、上海、天津等地,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
除了在发展农业产业上取得显著成效外,孟浩还热心公益事业。他多次向社会捐款捐物,累计金额达3万多元,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帮助他人。
潜山市新新职业培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