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华公学“优秀毕业生”专题栏目上线
来源: 2024-11-05 10:36:45 责编:林丽萍 高勇 伍静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承,更是梦想的启航。合肥新华公学作为一所秉持国际化教育理念的学府,一直以来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未来领袖。在这片充满智慧与激情的沃土上,一批批优秀的毕业生如同璀璨星辰,以卓越的成绩和非凡的能力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他们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更在品格塑造、社会实践、国际交流等多个领域展现了新华公学教育的独特魅力与深远影响。

因此,“优秀毕业生”专题栏目上线,学校旨在通过深入挖掘这些优秀学生的成长经历、学习心得、未来展望,以及他们与新华公学之间的深厚情感纽带,为广大学子提供一个宝贵的学习与交流平台,希望通过他们的故事,激发更多学生的梦想与激情,引导他们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同时,也让社会各界更加深入地了解新华公学融合教育的成果与价值,共同见证并参与这一场关于成长与梦想的壮丽旅程。

【优秀毕业生专栏①】马王若森自述:校风云人物的“逆袭”之路

 就读院校:麦吉尔大学(加拿大)

所获offer(共计13封)
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美国)
俄亥俄州立大学(美国)
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美国)
多伦多大学(加拿大)
麦吉尔大学(加拿大)
滑铁卢大学(加拿大)
渥太华大学(加拿大)
爱丁堡大学(英国)
曼彻斯特大学(英国)
杜伦大学(英国)
墨尔本大学(澳大利亚)
悉尼大学(澳大利亚)

新南威尔士大学(澳大利亚)

图片

编者言:在每位老师的眼中,马王若森都是个自律、认真、上进的乖小孩,也是学校的“风云人物”,可谁能想到这样一个优秀的孩子,竟然也经历过“中等生”的逆袭,在中考的前的临门一脚,他选择更换了赛道,这样一个看似“冒险”的决定,可以说改变了他,也成就了他。下面就一起走进他的故事......

四年前,我怀着兴奋和略有忐忑的心踏进新华公学的校门,不知道我会带着怎么样的成果走出这个校门;四年后,尘埃落定,回想高中,感概万千;展望前路,充满期待。

2023年10月9日,这是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在校长的指导下,我正式开始了大学申请。其实,整个过程说是在向大学提交申请,不如说是一个回顾和反思高中生活点滴的机会。在整理资料的一刹那,看着电脑里面整理的文件,我才意识到原来之前的三年做了这么多事情,收获了这么多的经历。三年的点滴顿时像幻灯片一样一张一张的从大脑里边划过。不得不说,那真是一个美好的瞬间!

我想到,刚开始的时候,像很多人一样,我心中的目标很朴素:上一所好大学,让自己的未来有更多选择。但是,我并不知道这一口号似的目标意味着什么,以及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好在,我一路上都有学校的校长,老师相伴,给我指点迷津,提出规划建议。在提交大学申请前的三年时间内,我完成了语言考试,标化考试,背景提升。至今,每每想到这些,我都不禁想要感谢学校给我倾囊给予的资源和支持,使得我有资格,有胆量,有自信,去给世界名校提交申请。

我的申请是顺利且幸运的,2023年12月1日第一封录取通知书来到了我的邮箱,随后,从2024年一月到五月,共计14封录取通知书也纷至沓来。

当时,很多人问我收到这么多全球各地的录取通知书有什么感觉,是不是特别激动?还真不是。坦白地说,我一点都不激动。每次收到邮件,我都很平静的点开,查看结果,然后保存到电脑的文件夹中。这可能和我的性格有关,我始终认为,诸如升学这样的事情,录取通知书只是一个对我高中,对我申请的结果的一纸体现,仅此而已。只有中间的过程才是最弥足珍贵的,是谁也抢不走的。我倒觉得,与其浪费时间沉浸在那些板上钉钉的事情中,不如静下来,花些时间去复盘一下这次申请中的不足,被拒学校的潜在原因,以及去研究一下怎么做最终的择校,为下一阶段作准备。在我看来,这些才是有实际意义的事情。

说到择校,这确实当时多方面权衡后作出的决定,我想简要分享。对于择校而言,首先是国家的选择。这方面我在申请大学前就做了功课,将目光主要聚焦在加拿大的大学上。原因概括起来有三:第一,加拿大大学资源集中,学校院系开始比较综合全面,这对本科教育而言是一个很大的优势;第二,加拿大大学的学费以及生活费相对便宜,更有性价比;第三,加拿大政策更加友好,毕业后有更多工作机会。

好似加拿大大学知道我会选择他们似的,我申请的所有加拿大大学都给我发了录取通知书,让我做选择。的确,这是件好事,给了我一个深入比较学校的机会。说直白点,择校就是将自己的性格和学校的性格比对,看那个最适合。按照这个思路,我最终放弃了或许在很多人心目中更有光环的多伦多大学和滑铁卢大学,选择了麦吉尔大学。很多人听到这个学校名字的时候,都要反应一下,或者未曾听说。但是我知道,麦吉尔是真正适合我的大学,这比那些所谓的排名和名声都更加重要。简单概括三点我选麦吉尔的原因:第一,麦吉尔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大学,以学术研究为中心,没有过多干扰;第二,麦吉尔的文学院非常有历史底蕴,对于我一个学人文社科的学生,这当然是不二之选;第三,麦吉尔地处加拿大久负盛名蒙特利尔市,位于加拿大的法语区。所以除了大学课程外,日常生活都要使用法语。这独特的双语环境加上我对语言和多元文化的热爱,使其又多了一些魅力。像这样综合来看,麦吉尔对于我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当然,说了这么多,最重要的还是向前看。毕竟,上面所说的一切都已经成为了过去式,从进入大学的那一刻起,一切都是崭新的开始,前行路上的挑战只会更多。我不敢肯定当初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也从不相信未来的道路都是康庄大道。但是,我确信的是只要心中有理想和信念,即使双脚泥泞踩在荆棘之中,也定能有璀璨夜星导我走出迷途。

【优秀毕业生专栏②】金儁容自述

 就读院校:伦敦大学学院(UCL)(英国)

图片

所获offer(共计7封)
伦敦大学学院(英国)
爱丁堡大学(英国)
华威大学(英国)
格拉斯哥大学(英国)
南安普顿大学(英国)
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美国)

编者言:在老师眼里,金儁容妥妥的是个“天赋型选手”,来自韩国的他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也能毫无障碍用英文与外教攀谈。托福111分他拿下得轻而易举,AP五门功课满分,如今顺利入学英国G5名校伦敦大学学院。除了学术上的优异成绩,在校园活动上他也同样从不缺席,英文戏剧表演、模拟联合国商赛......这样多面的金儁容,一起来听听他的新华故事吧~

从新华公学毕业对我来说是一段丰富和成长的经历。学校的课程提供了广泛的学科,让我可以探索不同的学术领域,从科学和数学到艺术和人文。这种学科的多样性帮助我找到了我感兴趣的领域,并对各个学科形成了全面的视角。我所学习的广泛的范围给了我从不同的角度来处理问题和主题的工具,这在我目前的学习中是非常宝贵的。

除了学术上的严谨,我高中经历中最有价值的方面之一就是文化的多样性。在新华公学上学,我既接触到了中国本土文化,也接触到了世界各地同学的文化。在我了解中国历史、传统和语言的同时,我也对外国文化有了深刻的了解。这种双重接触帮助我建立了对东方和西方观点的理解,这拓宽了我的世界观,使我更加开放和适应。

作为一名韩国学生,这种多元文化的环境也让我反思自己的身份和传承。我越来越意识到文化如何塑造我们是谁,以及我们如何与世界互动。我的高中经历给了我强大的学术和文化基础,这有助于我过渡到大学生活。

目前在伦敦大学学院(UCL)的生活:

搬到英国并开始在UCL学习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新篇章。这是我在伦敦的第一个月,从我到达的那一刻起,我就注意到这里的一切与我在中国和韩国所习惯的是多么的不同。这座城市有着独特的氛围、历史建筑、多样化的社区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我花了一些时间来适应新环境,但我很享受每一刻。我喜欢看到伦敦生活的不同方面,从标志性的地标到小的文化细节,每天发现新的事物让我充满活力和兴奋。第一个月确实是一次冒险!

我在UCL的一个惊喜就是遇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这里的多样性令人难以置信,感觉像是我在国际学校经历的延续,但规模要大得多。我有机会与来自不同国家和背景的学生互动,这很有趣,也加深了我对他们文化的了解。无论是通过随意的交谈还是小组项目,每一次互动都是学习新东西的机会。

在学术上,UCL的生活与我在高中时的生活有些不同。在这里,课程结构主要围绕两种类型的课程:讲座和研讨会。我们听教授讲课,对这门学科有了广泛的了解。另一方面,研讨班更多的是以讨论为基础的,学生们就这个话题进行对话,分享他们的想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材料。我发现这是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清晰表达想法的好方法。

我注意到的一个显著区别是需要大量的独立研究。与高中相比,我在UCL的课程较少,但非常强调自主学习。上课前有很多阅读要完成,所以我需要有效地管理我的时间,保持在学习的顶端。这种转变是一种挑战,但也帮助我变得更加自立和有条理。UCL提供的资源,包括图书馆和在线资料,有助于使这种调整更加顺利。

虽然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充满了挑战,但它也带来了难以置信的回报。伦敦充满活力的氛围和UCL多元化的学术环境让我在个人和学术上都得到了成长。我期待着接下来的几个月将会发生什么!

                                                      合肥新华公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