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作花笺缅英烈
安庆师大学子清明祭扫赓续红色基因
来源: 2025-04-03 16:45:03 责编:田华 高勇 彭玲

临近清明时节的安庆市烈士陵园,一簇簇手折素纸花与黄白菊蕊在春风中静默低垂。3月30日,安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80余名学生带着历时三日创作的百余件手作祭奠花笺与鲜花,以艺术创作与身体力行的双重仪式,在苍松掩映的烈士长眠之地致敬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以卡纸、细铁丝为材,折制四十余枚素雅纸花,为让祭扫更具心意,学生们提前三日集结手作纸花。跟随着教学视频,几十把剪刀上下翻飞,将对烈士的追思剪刻在每一朵花瓣的褶皱中,“折花时联想到长眠于此的安庆籍烈士,仿佛触摸到历史的温度。”美术学专业2024(4)班范业轩轻抚纸花说道。据活动组织者、美术学专业2023(3)班的伍可凡透露,团队提前一周与陵园管理处对接,实地规划路线、确认流程,避开祭扫高峰的同时保障仪式庄严有序。

全景  制作菊花3

祭扫当日,学生们列队肃立于烈士纪念碑前,将纸花与鲜花交错敬献于碑座。献花后,他们俯身用清水与软布仔细清理碑上尘埃,轻读镌刻的姓名与生平。“21岁的陈延年烈士、20岁的陈海溪烈士……他们牺牲时和我们年龄相仿。”设计学类专业2024(2)班的王婧怡擦拭墓碑时眼眶微红,“很多烈士并非安庆籍人,却将热血洒在这里,如今的岁月静好是太多无名英雄换来的。”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清扫,百余座墓碑重现光泽。

泛黄的家书、破损的军装、锈迹斑斑的军号……陵园纪念馆内,诸多文物将课本中的革命历史化作具象的精神烙印。纪念馆的沉浸式体验让红色教育直抵心灵,学生们驻足凝视展柜内磨损的老式枪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2023(1)班的陆明慧指着文字介绍轻声说:“这些真实的历史痕迹比任何特效更震撼,将来可以用在红色主题动画创作中。”她用手机拍下并进行批注,“我们无法记住所有烈士的名字,但如果用专业所学将它们化作视觉符号,我想会被更多人‘看见’。”

全景 擦墓碑1

“青年一代自发以手作传递哀思,用行动守护精神家园,这正是红色基因的生命力。”安庆市烈士陵园管理处副主任阮博全程参与活动后感慨道,他为学生们真挚的行为所感动。活动指导教师陈浩然表示,美术学院注重将艺术专业特长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此次祭扫活动正是引导青年用专业所学与匠心传承红色精神,“学生在创作中感悟先烈信仰,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这正是思政教育与艺术实践深度融合的鲜活例证。”

(撰稿:学生记者 姚梦茹 摄影:学生记者 赵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