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20多家影视制作公司,深度访谈50位短剧创作者,收集超20000份的海外用户调查问卷……在过去一年里,安庆师范大学“文化出海”调研团的师生们扎根东南亚地区,联合马来亚大学成员,用脚步丈量当前短剧出海的真实图景,在跨文化传播一线书写青年学子的研究实践答卷。
调研团深入东南亚多国短剧制作一线,足迹遍及马来西亚、印尼、曼谷等地的影视基地与片场,与导演、编剧、演员等创作者展开深度访谈。在拍摄现场,观察分镜设计、服装道具运用及实景搭建,记录本土化改编的细节调整;在片场休息区,以访谈形式捕捉创作者对文化出海的真实思考。在制作办公室,与从业者探讨中国故事国际化的重构路径。“沉浸式”的调研场景,为团队深度剖析短剧出海“算法狂欢”与“文化贴现”的博弈提供了鲜活的田野样本。
“您平时通过什么平台看短剧?”您对平台算法推荐的满意度怎么样?您觉得短剧在跨文化传播中该怎么平衡文化呈现呢?……为了解海外观众的真实喜好与需求,调研团在东南亚多国街头、社区、商场等地,针对不同年龄、职业的群体开展随机问卷调查与面对面访谈。调研团对各类反馈逐一记录分类,通过数据统计与交叉分析,精准勾勒出不同群体的审美偏好与需求图谱。
调研期间,调研团与马来亚大学团队成员保持密切沟通,共享数据、互提想法。马来亚大学成员凭借对当地文化的深入了解,及时提供了大量一手数据。调研团则结合国内具体研究案例,分析文化适配策略。双方还定期开展跨校交流,以视频展示、案例分享等形式碰撞想法,让当地观众需求与调研实践相互印证,在紧密沟通中凝聚研究共识,为短剧出海的跨文化研究注入多元视角。
目前,调研团正基于东南亚多国的实地调研成果,对访谈记录、影像资料及问卷数据进行系统梳理与深度分析,提炼具有实操价值的跨文化传播路径,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可复制的行业建议,实现从“流量输出”到“价值共鸣”的跃升,为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效能贡献青年智慧与学术力量。
(撰稿:学生记者 张淑慧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